用心做农业 科学种粮食

时间:2024-03-03   来源:行业动态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2020—2022年)》,快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运行质量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不断的提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并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

  为大力激发首创精神,充分的发挥示范作用,加快家庭农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农业农村部连续推介了三批家庭农场典型案例。每一个家庭农场的背后都不乏巾帼新农人的身影,她们为农场的发展付出了智慧和汗水,成为家庭农场的“半边天”。从本期开始,创周刊推出“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系列报道”,聚焦代表性案例,介绍它们的发展历史、经营之道和联农带农事迹,讲述家庭农场成员特别是巾帼新农人的“三农”情怀和创业故事。

  郭秀爱家庭农场位于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贾寺村,成立于2016年,经营规模780亩,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同时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农场成立以来,场主郭秀爱和丈夫、儿子、儿媳等共同生活的亲属用心做农业,实施科学种植、机械化作业,种植效益逐年明显提升,每年产粮食近200万斤,实现利润近40万元。

  郭秀爱和丈夫王成学都是“60后”,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家种植粮食作物,进入21世纪后,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至2016年已累计流转耕地300亩,同年注册成立家庭农场,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早在2011年,他们家牵头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周边村民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之所以继续流转耕地种粮,是因为看到村里许多耕地因承包户无力耕种而撂荒,他们都觉得十分可惜。“我们家里有劳动力又有农机,能多种一些就多种,自己增加收入,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一点贡献。”郭秀爱说。

  作为“老农把式”,郭秀爱对耕地有着更深的感情。她把流转过来的耕地当成自家财产,珍爱有加。有些耕地因多年未耕耘,土壤质量下降,她总是先对它们进行改良,深松深翻,增施有机肥,让它们成为沃土良田;有些耕地的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不全,她主动投入资金进行完善建设,为长期耕种打基础。

  大田种植历来风险大。农场成立后连续两年,当地遭遇大旱和寒冻,粮食作物严重减产,他们家蒙受了很大损失。但郭秀爱没有气馁,更没放弃。上半年亏损了,下半年努力补回来;种小麦亏损了,把玉米种好补回来;种粮食没赚钱,用农机服务补回来。她常说:“咱是庄稼人,种地种粮是咱的本分,该面对的必须面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坚持。没有翻不过去的山。”

  农场成立后的这些年,郭秀爱不但没有减少种植培养面积,而且继续流转本村和周边村农户的耕地,将经营规模扩大到780亩。

  郭秀爱和丈夫经营农业30多年,深知传统种植方式和粗放经营模式已经落后,搞规模种植,必须应用现代农业技术。

  两口子文化程度不高,但非常好学。当地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各地举办的农博会,他们积极参加,还虚心向专家求教,在实践中努力摸索,掌握了良种培育、生物防治、小麦探墒播种、玉米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等生产技术。郭秀爱和王成学分别获得中级职业农民和高级职业农民证书。

  不同于许多传统农民,郭秀爱敢于尝新和创新。农技部门推介的新品种、新技术,她总是率先采用,获得成功后丝毫没有保留地向其他种粮户推荐。前几年,他们率先引进种植“山农28号”普通小麦新品种,结果证实该品种抗寒抗倒伏等能力较强,单产量也较高,于是积极努力配合农技部门进行推广。如今,该品种在孙吉镇已推广种植3万亩,累计为粮农增收800余万元。

  2018年,郭秀爱和丈夫自费到陕西省参加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观摩了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良播种机现场作业后,对该项新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家后,他们购买了免耕播种机率先在自家耕地实施,当年,他们种出的玉米长得又高又壮,单产量由1400斤提高到2000斤。

  有一年,他们种植的一块小麦由于下种较迟,出苗偏弱,到了5月份还没有长出麦穗。有人劝他们翻掉那块小麦地,改种其他作物,但郭秀爱不甘心。她向农技人员咨询,了解到有一种微生物菌剂能大大的提升作物细胞活力,加速作物生长发育和出穗。她马上把它买回喷施。一个月后,小麦就孕出了麦穗。夏季亩增产200多斤。

  郭秀爱感慨地说:“有人说种地不赚钱,其实,只要找对方法,就可以赚到钱。”

  郭秀爱两口子很早就开始使用农机,对农业机械化的高效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切身体验。

  郭秀爱毫不吝啬对农机的投入,了解到哪种农机更好,她就毫不犹豫买回来。从最开始的手扶拖拉机到现在的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农场和合作社的农机不断更新换代,越换越先进。农机的驾驶也不用请人,郭秀爱两口子和他们的儿子儿媳都是优秀的农机手。郭秀爱开过的农机就有10多种。2020年,年近60的她还学会了操作无人机,成为当地年纪最大的无人机女操作手。

  以前,农民种植大田作物大多采取漫灌方式,既浪费水资源,效果又不好。种植规模扩大后,郭秀爱陆续购置大型喷灌机和配套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实行喷灌和渗灌,非常大地节省了水资源和灌溉成本。如今,农场70%以上的耕地实现旱涝保收,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人工喷施农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郭秀爱先后购置两架最新款的植保无人机。过去,农场几百亩耕地喷一次药需要四五个人,花上20天时间才能完成,现在有了无人机,两个人操作两三天就可完成,省时省工省药,效率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防治效果比人工好。

  如今,郭秀爱农场拥有农业机械20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2台、大型铲车1台,联合收割机、深松整地联合机、自走式植保机各1台,免耕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机2台,灭茬旋耕机、深松机等10台,植保无人机2台,农场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100%。

  “有了农机,种地轻松了。”郭秀爱表示,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哪天实在干不动了,就把土地交给儿子儿媳继续种。郭秀爱对土地充满深情,对后代寄予厚望。

关于我们

开云app体育端下载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开云app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官网下载 备案号:赣ICP备1901360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