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实践与思考
阜宁地处里下河腹地,气候湿润,河网密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重要的稻米及水产生产基地,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2017 年以来,全县已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 3 万亩,其中,连片200亩以上规模基地38个、500亩以上规模基地10个,小龙虾养殖产量 4000 吨,产业产值2.5 亿元,带动苗种、饲料、渔药、物流等新增就业1000多人,增加收益5000万元。
一是开展产业论证。邀请农业农村部小龙虾产业专家多次当地考验查证,对气候、土质、水质、环境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论证“水稻+小龙虾”产业推广的可行性,科学制定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2018年发展稻虾综合种养10万亩、2020年达到20万亩,打造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二是充分学习考察。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小龙虾成为网红级“国民夜宵”,需求量暴增,市场空间广阔,养殖行业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组织农委、林渔、粮食、国土等有关部门和镇区、种养大户代表,赴湖北潜江、安徽全椒及淮安盱眙等地考察10多次,走访外地种养大户近百人次,学习借鉴种养先进经验。三是顺应基层意愿。发展稻虾产业,群众参与是关键。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基层干群、种养大户等对发展稻虾产业的意见和建议。稻虾综合种养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易推广、适宜面广等优势,亩均纯收益超2000元,远高于传统稻麦两季收益,深受老百姓欢迎。
一是实行财政奖补。为大力推进稻虾产业,政府出台奖补政策。对新发展连片200亩以上稻田养小龙虾基地,按两年度分别补助 400 元/亩、200元/亩,一次性奖励村级组织经费100元/亩(列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管理);连片500亩以上稻田养小 龙 虾 基 地, 按 两 年 度 分 别 补 助 600 元/亩 、300 元/亩,一次性再奖励镇级组织经费 100 元/亩。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能人大户建设稻虾专业市场、网店和组建产业协会、联盟组织的,在手续办理、用地保障、协调服务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条件。凡是有意愿发展稻虾规模种养的大户,土地流转工作由镇村承担,矛盾化解由镇村负责,有效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三是加强技术服务。累计开展专题培训8期、培训1000多人次。专门编印稻虾综合种养作业规程,将渔技人员挂钩到基地,深入地头指导田间改造、水系规划、环境营造、苗种配套、生产管理、机械作业等,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一是助推产业扶贫。稻虾基地在种养、用工、运输、加工等各环节,优先雇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就近务工,获取稳定的经济来源。积极争取渔业、扶贫等财政资金,统一田间工程,配套生产设施,低价发包给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推动创业脱贫。引导和扶持贫困户以土地、劳力等入股参与,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长效脱贫致富。
二是强化合作共赢。抢抓全国有机认证示范创建县有利契机,结合推进有机稻米基地、药肥“双减”工程建设等,积极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盱眙小龙虾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等合建小龙虾苗种繁育、大棚养殖试验和示范种养基地等,开展良种规模培育、提早繁育、棚池接力养殖等技术探讨研究,培训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提升科学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水平。
三是促进融合发展。统筹农渔业、开发、水利、旅游等项目资源,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稻虾产业,打造“马家荡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建立集“科研示范、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饮、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小龙虾完备产业链条,提高稻虾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推进稻虾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兴旺。
一是养殖配套有待继续规范。部分种养户为减少相关成本,田间环沟挖掘不合理、不科学,田埂高度偏低、宽度偏窄,稻田保水、进排水闸口及防逃等基本的建设还不完善。二是种养技术标准普及需要提高。部分养殖户缺乏系统生态种养思维,急于求成,盲目上马。环境营造与水质调控技术精准化程度不够,未能全程按规程放苗投喂,养殖成功率需要提高。三是产业引导力度需要增强。目前全县小龙虾产业还局限养殖方面,缺少有一定的影响力的龙头加工公司,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规模化、组织化生产经营主体不多,专业小龙虾市场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对称,稻虾延伸的品牌、产品扩张效应不明显。
一是谨防跟风发展。稻虾综合种养虽然效益明显,但由于农业的自然灾害没办法避免,加之市场风险无处不在,要充分做好市场需求调查和行业形势分析,切忌盲目扩大规模。小龙虾对养殖土壤、水源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并不适合在所有稻田养殖,不可以忽视技术应用难度,而且稻虾养殖目前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依靠精细管理,才能提高种养效益。二是坚持示范引领。发挥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带动适宜地区发展的稻渔综合种养。科学利用沿河、沿荡等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等区域的自然优势,适度扩大规模,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强技术指导支持,统筹考虑品种选择、茬口衔接,病虫草害防控,防止种稻、养虾分块进行和稻田池塘化、非粮化现象,影响粮食产能,稻虾脱节。三是注重品牌创建。产业长效发展,品质是基础,品牌是关键。开展稻虾综合种养“三品一标”认证,强化源头生产、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优质安全的有机稻、生态虾。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引导经营主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参与品牌创建,提高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提升品牌价值效应,推进稻虾综合种养科学、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兴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