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新疆色卡丨新疆小麦何以创“三高”
此时,夏收后沉寂了数月的新疆广袤的麦田,又在农机的阵阵轰鸣声中复苏,正在接受新一季的耕耘播种,也在孕育新一年的希望。
9月20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下多尕村的一片麦田里,播种机械来回穿梭,正在进行冬小麦播种作业。
“去年我种了60亩冬小麦,收成很不错,今年计划播种200多亩。”下多尕村村民妮亚孜•提力瓦地说。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据国家统计局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新疆夏粮面积(主要是小麦)共计1816.4万亩,较上年增加79.2万亩,占全国夏粮增加面积的67.2%,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夏粮总产701.2万吨,较上年增产46万吨,总产增量居全国第一;夏粮平均亩产386.1公斤,较上年亩均增加8.9公斤,比全国亩均高出19.93公斤,单产增量居全国第二。
夏粮面积增量、总产增量和单产增量三项指标创新高的背后,是新疆各地着力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生产基础,调结构、稳政策、扩面积、增单产、提产能的生动实践。
9月13日下午,在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种粮达人”冯汝刚的小麦田里,几台卫星导航播种机正在进行冬小麦播种。相比去年冬小麦播种面积,今年他将面积扩大到了2700亩,比上年增加了600亩。
今年47岁的冯汝刚种小麦已经30年,累计生产小麦超过1.8万吨。多种粮、种好粮,慢慢的变成了了他的一种信念。今年夏收,冯汝刚种植的2100亩冬小麦平均亩产650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50公斤,种植小麦收益超过200万元。冯汝刚说,这些年国家政策好,自己种粮收入有保障。
在新疆粮食工作方针“区内结余、供给国家”指导下,新疆在全国粮食供给方面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为新疆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昌吉州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求,2023年全州小麦养殖226.7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9.5%,同比增加10.1万亩。”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星雷说。
昌吉回族自治州对小麦种植培养面积在 1万亩以上、小麦平均单产达 450 公斤以上的粮食生产重点村,给予村集体经济组织30万元奖励;对小麦面积5万亩以上、小麦平均单产达420公斤以上的乡镇,给予乡镇50万元奖励,由此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作为自治区小麦种植大区的阿克苏地区,充分的发挥粮食补贴政策激励导向作用,将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6.19亿元及时分解到县市,足额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在自治区层面,统筹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32.9亿元,将冬、春小麦补贴提高至230元/亩,惠及小麦种植户130余万户,全力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同时,向全区43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发放中央财政奖励资金9.1亿元,鼓励产粮大县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围绕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区各地压实提升粮食产能主体责任,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等方式“扩面增产”,提升小麦生产能力。
藏粮于地,离不开高标准农田的坚实支撑。截至2022年底,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62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75%以上。高标准农田小麦平均单产达到517.03公斤,较上年提高了23.94公斤。为粮食产能提升奠定了“地力”基础。
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种子长出高产小麦。人民日报记者 李亚楠摄
今年6月26日,在位于喀什地区泽普县的新疆农科院小麦育种基地,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冬小麦品种“新冬60号”,以平均亩产771.88公斤的成绩,创下南疆早熟冬小麦品种单产新高,显示了优良品种叠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所带来的显著增产效果。
今年,新疆优良小麦品种呈现“井喷式”态势,不断刷新高产纪录,展现了新疆构建现代种业发展体系所带来的很明显的成效,这也为助推小麦生产水准不断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晶欣喜地说,今年全区各地小麦丰收喜报频传,全区小麦平均单产较上年增加8.61公斤,创下多项国家和自治区高产纪录。例如:在大面积连片高产创建田,我区刷新了全国大面积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伊宁县实收160.09亩新冬52号冬小麦,单产达到782.9公斤;奇台县实收111.24亩石冬01162冬小麦,单产达到802.99公斤。
在高产试验示范田,冬小麦高产记录也频频刷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石冬0358冬小麦,实收单产880.3公斤;奇台县新粮169号冬小麦,实收单产达到813.9公斤,刷新我区中强筋优质小麦高产纪录;阿克苏市新冬59号冬小麦,实收单产831.03公斤,创全区冬小麦晚播高产纪录。
在小麦种植“扩面”有限的前提下,提高小麦亩产意义重大。而良种、良法、良田的有机结合,就为深挖小麦增产潜力赋予了新动能。
今年,我区坚持将科技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立足全区粮食安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技术创新引领。自治区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设立小麦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综合实验站,以点带面为小麦增产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实施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建立5个小麦单产提升县,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促进全区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一批品质优、产量高、适应能力强的小麦优良品种在全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围绕小麦产能提升行动,开展百亩、千亩、万亩连片高产攻关活动,并通过小麦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全区小麦单产水平的大幅提升。
9月14日,在位于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农业产业园的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车车小麦被送到储存库准备来加工。何龙摄
今年6月25日,在霍城县惠远镇老城村村民谢振良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很快就将他家的23亩冬小麦收割干净。谢振良说:“现在收割作业质量慢慢的升高,损耗慢慢的变少了。”
今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小麦养殖面积202.80万亩,预计产量85.81万吨,同比增加4.11万吨。为保障收割机作业减损降耗,伊犁州直提早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适宜收割期、作业速度控制、喂入量调整等作业规范指引。
6月21日,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的“2023自治区‘沃得杯’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阿克苏主赛区比赛在库车市墩阔坦镇阔什艾日克村举行,来自11个地州市的选手参加了此次活动。袁欢欢摄
夏收时节,自治区有关部门派出多个农业专家技术服务组,分赴各地开展服务指导。各地通过精准确定小麦机收时间、加强农机手培训、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等措施,提升小麦收获规范化、标准化作业能力。根据各地调查监测情况,今年全区小麦收获环节平均机收损失率降至0.65%左右,远低于2%的国家作业质量标准。这相当于减少小麦损失10万吨,又相当于新增了近26万亩小麦种植培养面积。
此外,今年我区新收小麦一等以上小麦占比75%,三等以上小麦占比99.2%,各项食品安全指标检测值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总体质量和食品安全状况处于近五年最好水平,小麦生产不断向着高产优质迈进。
7月21日,工人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粮仓内工作。 何龙摄
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雪渊说,近年来,我区粮食储备规模逐步扩大,布局结构一直在优化,库存管理逐步规范,粮食储备能力稳步提升。
9月4日,在昌粮集团奇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碧流河粮站,一辆辆满载小麦的车辆有序进站售粮。
今年,昌吉州大力推进粮库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15个智能化粮库系统得到全面应用,为确保粮食存储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绿色仓储建设投入力度,支持引导全区涉粮企业实施高效物流工程、现代仓储工程、优质粮食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区规模以上涉粮入统企业标准仓房仓容1392万吨,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仓储物流设施能力与全区粮食安全保障任务更匹配。
与此同时,全区不断的提高仓储设施功能。聚焦气密性能、隔热性能、储粮技术应用、绿色防治虫害等方面内容,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仓储管理技术,全区储粮技术应用比例达到74%,储粮条件和储粮水平处于全国较高水准,实现信息化智能管理仓容达到341万吨,低温准低温绿色储粮能力达到382万吨,有效提升了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
“随着粮食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备提升,全区储粮质效实现由量到质变化,各级政府储备粮食宜存率达到100%,粮库储粮综合损耗率降至1%以内,绿色储粮、科学储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粮食安全工作基础更加稳固。”马雪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