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地”变“增收宝地” 庭院经济:房前屋后开出“致富花”
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去年,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等方面入手,支持农户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庭院经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白准确地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政策出台以来,一些农村地区立足实际,引导农户发展多种庭院经济模式,把发展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农家的“方寸之地”变成“增收宝地”,让庭院经济开出“致富花”,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如今在社交平台,能够正常的看到许多农户整合了自家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发展起果蔬、药材种植。花木盆景摆放得错落有致,院落杂物被尽数清除,农家小院摇身一变,成了天然花园,农民生活更加惬意,不仅美化环境、丰富生活,种植的果蔬药材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今年3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四连,32岁的米力姑·阿布拉在自家前院,和丈夫木拉房·托合提栽下新年的“希望”——蔬菜苗。
大栅内,一排排绿意盎然的蔬菜苗映入眼帘,夫妻俩将土装入培养皿、放苗、压实。没多久,一排排辣椒苗和西红柿苗就栽种好了。
3月中旬,该连干部帮米力姑·阿布拉夫妻在院内建起一座拱棚,“不能错过蔬菜苗移栽种植的最佳时期,这样不仅能解决一家五口一年四季的吃菜问题,还能赚‘外快’。”院内的“一亩三分地”,已成这家人的“增收园”。
“现在把蔬菜苗培育好,过几天会有人来收。”米力姑·阿布拉说,这些年连队会组织民众学习栽植技术,种植的蔬菜苗成活率很高。冬天主种香菜、生菜,春天主种辣椒和西红柿,拱棚四季都有收入。
米力姑·阿布拉说,这两年连队在各庭院内帮扶建拱棚等设施,指导民众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蔬菜。“这一项收入有1万元左右。”近年,新疆南部多地采取“集约化”育苗方式,以发展新型庭院经济模式,逐步实现乡村蔬菜用苗需求全覆盖。通过当地政府的政策帮扶、技术指导,民众有了“好苗不愁卖”的底气。如今,五十一团多个连队的一些庭院中,“种植区”“养殖区”结构优化,要素齐全的庭院不仅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还为家庭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牛奶葡萄种植历史悠远长久,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当地称为“莲花架”的漏斗型种植方式为世界独有。今年66岁的乔德生是宣化区观后村一位葡萄种植大户,他在庭院种植葡萄已有几十年时间,为扩大庭院经济效益,他把家里的葡萄园打造成精品葡萄采摘园,将农产品和旅游服务相结合,收入也节节高升。目前,该村已有不少农民通过庭院式种植葡萄尝到致富甜头。“我是利用我们家这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葡萄,种植有40多年了,经济效益也挺高,现在这收入比原来增了好几倍。”乔德生说。
“现在卖出一斤优质蒜苗,就能买进两斤以上的猪肉,我们只管采收,每天早晚都会有收购商到家门口收购,均价基本稳定在20元左右。”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茅草街镇三宁河村,村民李慧娇正在自家蒜苗地里冒雨采收蒜苗。
目前,茅草街镇像李慧娇这样通过整合自家零碎地种植“小蒜苗”,打响致富“金蒜盘”的农户有700多户,总面积已超2000亩,蒜苗年总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近年来,为打好时令蔬菜错峰“增收牌”,盘活“庭院经济”助力农民增收,南县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整合零碎地发展特色错峰蔬菜种植。通过采用改良现有果蔬品种、派驻农技专家定期上户指导、设置村级收购点、签订保底收购价等方式,南县发动农户自行整理房前屋后零碎地,整村种植蒜苗、菜薹、大葱等多个市场需求量大、管护难度小的蔬菜品种,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什么是庭院经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时润哲表示,庭院经济是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民们可以在自己的院落内依据自己的要素优势进行生产经营。
据了解,庭院经济的概念是由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在1984年提出的。近40年间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一样、多种经营模式的庭院经济,正在让农家庭院承担起多样功能,演绎出多彩角色。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业资源局局长马锋认为:“庭院经济是农户利用家庭现有资源,包括家庭可利用劳动力、可利用的自有或周边可租用的土地、房屋、养殖场所等,通过单一或多元的创新发展模式,结合交通、环境、文化等有利优势,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小农业、微农业。”
小庭院蕴藏着乡村振兴大潜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研究室主任何安华表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展庭院经济是增收的重要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崔海兴认为,庭院经济在千家万户的家庭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中展现着自身价值,可以充分的发挥其生产功能和经济功能。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院落,可以充分的利用院落空间,通过订单生产、服务协作、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把庭院经济由分散化向规模化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提升、由产销脱节向产加销一体化推进,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紧密衔接。
庭院经济有着小而精的特点。投资门槛低、收益回报快,其经营灵活的好处,让农户得以利用闲散时间来发展经营。更重要的是,一些传承传统技艺、开展畜牧养殖的小型农业经营模式,能够给大家提供就地就业岗位,让低龄老人有条件参与进来,帮他们利用生产技能和实践经验获取收入。
庭院经济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引擎,在各地有着诸多成功实践,但要注意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支持和保障不足,农民参与热情不高,庭院经济覆盖率较低;目前融资渠道尚不完善,且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力度不足;农户面对市场有时存在信息差,单凭自己不能筛选出附加值高的种植品种和特色作物,生产的产品卖难,效益也较低;也有一些农户缺乏足够了解而盲目跟风,最后收益甚微甚至入不敷出。
“目前来看,大多数农村庭院都兼具一定的储存能力,可以探索‘数字赋能+庭院经济’的发展模式,比如说通过电商销售经营渠道以及直播带货的形式,出售农特产品,宣传当地农业特色产品和旅游资源,积极对接电商和服务平台,提升生产流通效率,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时润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