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五里桥镇前营村:以民俗文化加强新型农村社会治理
“前营不前,工作老难,县里不管,乡里不缠”,这是20年前原河南省政协秘书长张丰羽回到家乡前营村所发的感慨。那时的前营村,赌博盛行、殴斗成风,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抢劫路过本村312国道的来往货车,政府的各项决策到这里都如同水入大海。如今的前营村,村间小桥流水,绿树红花,家家楼房庭院窗明几净,户户门前家风祖训上墙警示;村外千亩猕猴桃琳琅满目,百亩葡萄园、草莓园、火龙果争相辉映;河边千亩鱼塘鱼虾飞跃,吸引了无数头戴笊篱、身披蓑衣的钓民竞相垂钓。村民们在享受产业致富欢悦的同时,还陶醉在民俗文化传承的幸福中。
重塑村民主体意识、增进村民共识。看到家乡如此不堪的局面,西峡县金鳞建筑公司董事长周森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历史上的前营村也曾经是周围十里八村有名的乡贤村,那时的前营村民,互帮互助、辛勤劳作、勤俭持家、为社会培养出了无数的大学生和社会名流,如今变成外人眼里的土匪村、落后村,周森的心都在滴血。2007年,周森果断回村参与村三委换届选举,被群众高票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思路清晰、杀伐果断的周森三把火来的又快又狠,第一把火,把村里原来全部当过正职的六名老干部全部拿下,邀请热心为民办事、政治觉悟高的在外成功人士和老党员、老干部回村参与竞选村组干部。在强化村组班子建设的同时,设立党员驿站,实施“党员联户、干部包片”“同心联结”制度,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组织架构,每名党员干部包联5-10户农户,将党组织延伸到群众身边,将服务力量覆盖到群众门口,实现群众找得到人、干部找得到门,实现问题就地发现、就近解决,增强为民服务水平。第二把火,邀请村民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乡贤名流召开座谈会,总结前营村的优秀历史背景和文化,优秀人物,增进文化认同,消除村民间的心理隔阂,加强村民之间天然的情感纽带,重塑村民的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增强村民的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培育村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第三把火,格外的重视民俗文化的凝聚作用。通过深挖民俗文化和争取县镇支持,在白庙自然村建成了白庙民俗文化村,利用节庆、庙会等村民喜闻乐见、不令而行的活动,扶持文化精英;通过建设祠堂、名人故居、村居博物馆、文化礼堂和文化艺术墙等公共文化空间,唤起村民共同的乡愁文化记忆, 实现“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
完善礼治引导作用,陶冶村民道德情操。该村村民王强,因早年卖血感染了艾滋病,生活陷入绝望,整日靠酗酒和抢劫过日子,老婆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苦不堪言。借助于精准脱贫战略,村里给他家办理了低保,还鼓励他发挥自身养殖技术发展肉牛养殖。在村两委的协调下,王强靠慢慢地发展肉牛养殖,规模迅速壮大,不但当年甩掉了穷帽子,还在去年疫情期间,为村里捐款一万元,请村里买口罩分发给全体村民。“人要讲良心,我患病绝望时,国家给我免费吃药、政府帮我家解决低保,我有钱了也应该回报村民。”这是前营村认真汲取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用民俗文化加强日常道德宣传的结果。“在深入挖掘和利用民间传统文化的治理乡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民俗文化中的礼治维持了乡土中国的正常秩序,通过充分吸收乡规民约、家规家训和家风建设的精华成分,和弘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和患难相恤等优良传统,我们培养和鼓励村民形成了积善行德、团结互助、勤俭节约和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重建了农村新型道德秩序。”。
重塑村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前营村把改善村民的生存条件,提高村民的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村组治理等同起来,通过实施“民俗文化+”发展战略,引导村民利用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方便的优势,以群众共同关注的致富话题,开展发展大讨论,先后发展猕猴桃、葡萄、养殖等农业产业和采摘、民俗村农游产业,在谋划中求同存异,在发展中形成友谊,冲淡了群众个体之间矛盾纷争。同时成立猕猴桃合作社、肉牛合作社,土地集中经营,发展农游产业,群众双绑共营组成利益集体,定期沟通,同商共议意见分歧,内部化解矛盾纠纷。“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化、大众化、低投入和易于培训的特点,适合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收入增加和文化传承的双赢。”前营村将优美的自然风光、田园生活、传统古村落民居、民俗节庆、特色美食与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民间工艺等现代服务业和休闲产业,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村民增收,夯实社区治理的经济基础,重塑村民的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
弘扬家风家训,增强村民法制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在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冲击下急剧衰落,传统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消失,民间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逐步失去认同,村民由此失去了传统道德的依托和制约。加之一些落后的封建文化和外来不良文化乘虚而入,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涌入乡村,多元文化冲突、主流文化缺失造成村民思想混乱、无所适从,农村陷入严重的信仰危机。而乡风文明建设而乡风文明建设长期以来存在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的问题,未能及时扭转村民道德水平滑坡的不利局面。因此,改变村民错误认知,树立村民现代法律意识刻不容缓。在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治理乡村过程中,我们得知。民俗文化中的乡规民约、家规家训含有大量对违法犯罪的警告和劝诫,对、盗匪、恃强凌弱、违背人伦和破坏环境等行为予以严惩,起到了震慑作用。如包拯在《包孝肃公家训》中所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实践证明, 民俗文化是一种内生性资源,它通过道德教化与舆论监督对村民来管理和约束。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和“五好家庭”评比中,我们借鉴另外的地方的“红黑榜”作用明显,村民的羞耻意识、法制意识得到非常明显增强,近年来,该村再未出现任何治安形势案件和信访事件,群众安居乐业,户户争相致富,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明显地增强。
- 上一篇:走访源北村书记李中华猕猴桃园创新向未来
- 下一篇:科学网—叫桃不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