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千年铜州 丹荔香

时间:2024-06-15   来源:开运app体育官网入口/大米系列
 

  唐代永泰公主的荔枝纹果盘,让荔枝图画榜首次出现在了宫殿器物上,也拉开了一幅千年丹荔流芳图的前奏。

  北流城,初建于晋代,咸和初,葛洪听闻交趾出产丹砂,自行恳求出任勾漏令。宋代的北流城在宝圭驿东,也便是勾缝隙邻近。一向到明代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由其时的知县陈宗文迁北流城于现北流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乾隆戊辰(1748年)版《北流县志》这样记载:“晋初建于勾漏山巫山寨之南,唐迁宝圭驿东,宋因之,元迁宝圭驿西一里,明洪武元年主簿郭诚重修,六年贼毁,仍迁驿东,三十一年(1398年)知县陈宗文复迁于驿西……”

  千年铜州,丹荔飘香。在千百年的岁月中,荔枝不仅用甘旨滋养了北流人的味蕾,也在很多名人的诗词等著作中留下了一席之地。北流荔枝文明源源不绝,成为北流厚重的前史背景和文明中绮丽的一页。

  汉代《西京杂记》记载,“尉佗献高祖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这是荔枝榜首次出现在和北流有相关的古籍中,记载了南海尉赵佗向汉高祖刘邦进贡荔枝,而刘邦回赠了他四匹宝贵的蒲桃锦的故事。由此可见,荔枝在汉代之宝贵。

  汉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记载:“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荅遝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离支”通“荔枝”,即荔枝离了枝条便很难保存。《三辅黄图》中,汉武帝刘彻“破南越”,建“扶荔宫”,却也没种活一棵荔枝树。

  唐代白居易《荔枝图序》记载:“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常温条件下,荔枝脱离枝条,三天后就会变味,可见其娇贵。他还写下了《种荔枝》:“红颗珍珠诚心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可是,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序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宋代苏东坡也有不少关于荔枝的著作。《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序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减字木兰花·荔枝》:“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作为宋代榜首“吃货”的苏东坡,两次途经北流。他必须在沙街码头上岸,然后换乘竹筏或许船方能持续前行。榜首次途经北流时,刚刚好是北流黑叶荔枝五月红上市时节,沙街码头必定是一箩筐一箩筐的荔枝。

  元代范椁在北流游历时过宝圭驿也留下了诗作:“远辞京阙碧云端,泝尽夷江未到官。回雁峰南更千里,是行谁为报平安。”他还在《得黄太史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十字扇面,以归友人》中写道:“豫章先生行孝友,作书往往心应手。想当挥汗临风时,不在荔枝与春酒。竹枝歌中喜鹊鸣,食莲感秋思弟兄。素纨便面大如斗,送与君家作千寿。”范椁在得到黄庭坚的荔枝扇面时,是否会回忆起北流的荔枝呢?

  明代解缙《自书诗卷》中写道:“荔枝子结虫窠绿,倒黏花开女脸红。望见石城三合驿,便分岐路广西东。”他在游历北流勾缝隙有诗:“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耸玉楼。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蝴蝶满罗浮。杨妃井塌风烟古,葛令祠荒草树秋。却忆故土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

  清代杨恩寿《坦园日记》中的《北流日记》记载其于同治四年(1865年)随六兄杨彤寿,到北流县署任职,主管刑名钱谷事宜,兼管关税。日记中有不少关于荔枝的记载:“五月初四日,晴。往关厂回。陪沈桂岩、王静亭、余仲箎午饮。荔枝渐熟,红香心爱,迟三数日,便可饱啖三百颗矣”“五月十五日,晴。晨起赴关,日中始尝鲜荔枝,没有全熟,味颇酸涩。据土人云,须夏至后三日,方臻完美。俟饱啖时,补志以诗”……

  1928年和1935年,民国闻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两次到访北流,也深爱北流的荔枝。

  在北流民乐镇萝村指月楼,他写道:“丹荔红蕉绚夏炎,夜凉深坐月纤纤。楼房沩水楹书古,时有清芬入画帘。”炎炎夏日,在指月楼上纳凉赏月,写书作画,时能闻到荔枝和赤色香蕉的幽香。

  在北流山围镇山围村,他写道:“荔叶幂溪阴,蕉花夹径深。亭林经冻雨,凉意逗衣襟。”这是黄宾虹在无锡国学专修校园桂校署理校长冯振家中的沙梨园作画,并题诗。在沙梨园周边,荔枝树叶茂盛,都遮阴了小溪,芭蕉树也成长其间,一场冻雨,凉意袭来。

  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在《荔枝谱》这样记载:“荔枝食之有益于人。《列仙传》称,有食其花实为荔枝仙人。《本草》亦列其功。葛洪云‘蠲渴补髓’。所以唐羌疏曰‘未必延年益寿’,盖云虽有其传,岂果能哉!亦谏止之词也。”

  《荔枝谱》中关于丁香荔枝的描绘:“圆丁香、丁香荔枝,皆旁(去声)蒂,大而下锐,此种体圆与味皆胜。”

  光绪庚辰版《北流县志》第八卷物资篇记载:“荔支,腊萼春花,夏至子赤,邑中有大造荔(现多称六月红)、黑叶荔、丁香荔、地蜡荔、麒鳞荔等,目而大造荔较多,皮作硃砂红痱,窟而起芒刺。大造者,粤中禾有早造晚造之称,凡物之及时者,亦可谓之造,此荔夏至均熟,故谓大造。其有皮作淡赤色微有皴纹而不起瘤谓之黑叶荔。核小如丁香,而皮作胭脂色者,谓之丁香荔。如地蜡荔,色如地蜡,而带红淡较诸荔稍大,麒麟荔如地蜡。而小诸品之中,大造为最,黑叶与丁香次之,麒麟又次之,地蜡斯为下,以其肉稀不实,而色香味皆遥也。其他四月荔末造荔,尚有数种,虽形似荔支,冬皆有之,其味甘平。”

  北流荔枝归于岭南荔枝的分支,可是,在北流民乐镇萝村的千年古荔枝树却向咱们证明,北流荔枝肯定前史悠远持久,味道浓郁,堪比贡品。

  岭南荔枝王坐落民国国学大师陈柱新居后边,是萝村最大的一棵荔枝树,需求5个人展臂合抱,才干悉数围住。2018年10月,经林业部门判定,岭南荔枝王树龄为1000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维护名录,维护等级为一级。

  萝村陈氏宗族是明代进士陈文昌的后人,从北流城搬到萝村良田组,陈氏族员深知萝村古荔枝树的宝贵,一向尽心维护这些古荔枝树。现在萝村全村有148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荔枝树,其间3棵超越1000年树龄,47棵为600至800年树龄,98棵为350至600年树龄。

  北流市地处孕育奇特的地球刻度——北纬22度,这是荔枝栽培的黄金地带,荔枝产值高,质量好。北流市年平均温度22°C左右,夏日高温多雨,冬天无冻害,荔枝产值丰富。

  当今,北流荔枝的首要种类有丁香荔枝、无核荔枝、仙进奉、桂味、鸡嘴荔、贵妃红、唐夏红荔枝、岭丰糯荔枝、冰荔、禾荔等。大多栽培在丘陵地,土质疏松肥美、蓄水力强、土层有机质含量1%以上,荔枝更甜美。

  荔枝除了色彩呈赤色,喜庆之外,还有更深的意义。荔枝在北流文言发音,通“勉励”,也就有父辈对年轻人的期许,要磨炼毅力,尽力干事创业,报答家园。荔枝在普通话发音,也通“立志”,现在也指人要志存高远,立志成才,为国为民。

  总归,“勉励”和“立志”,都是人们经过以物明志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见物思源,千年的北流荔枝文明生生不息。

  在北流市民乐镇萝村古村落有一座叫陈锡门祠的古祠堂,古祠堂门口的捧首枋和交叉枋之间,有一幅古岩画《写诗换鹅》。画作中,一位先生容貌的老者,在一棵荔枝树下写诗,一位孩提赶着两只大鹅来到先生案台前。据萝村的老人们说,这是撒播在萝村荔枝树下的典故,孩提尊师重学,乐意用家里宝贵的家禽去拜师肄业,因而便有了荔枝树下的《写诗换鹅》。

  1920年,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唐文治创立了无锡国学专修校园。1937年抗日战争全方面迸发,无锡国学专修校园就西迁到广西。在广西首要阅历了四个时期:一是1938年至1941年秋,从桂林到山围村、萝村时期(1939年至1941年);二是桂林穿山时期(1941年秋至1944年秋);三是蒙山、瑶山时期(1944年秋至1945年3月);四是山围磐石山时期(1945年3月至1946年回无锡)。

  无锡国专为北流文脉的传承写下了厚重的一笔,无锡国专的教育主旨是:正人心,救民命。校园从始至终坚持教育救国和教育兴国的理念。在山围村和萝村时期,首要是由山围村人冯振任署理校长,冯振和陈柱是唐文治校长的得意门生,其时校园的首要教授有钱仲联、蒋石渠、王桐荪、郑师许、陈千钧、封鹤君、吕集义等。在山围村和萝村的3年中,萝村广大群众支撑无锡国专的上课教育,不收取借用宗祠的租金,无锡国专也为村里进行扫盲举动,萝村的识字率远高于其他村。一起,无锡国专在北流本地接收很多学生,结业后的学生一部分在全国各大高校任职,一部分在本地百年中学北流中学任教,现在萝村仍然有十几名教授在国内外高校任职。

  冯振的《天然室诗稿》收集了写给陈柱先生的两首诗。《国专自山围迁萝村上课寄柱尊上海》:“行行廿里向萝村,千树荔枝绿到门,闻道主人仍远客,可容无佛暂称尊。招邀硕彦同都讲,罗列英才细评论。惜取君家好风月,归来何日共清樽。”《萝村月夜有怀》:“兀坐虚堂冷意侵,荔枝扦屋影森森。虫鸣墙角时疏数,月到花梢有浅深。清影久孤怜逝水,佳人终愿托同心。川原不分真修阔,梦里今宵试一寻。”这两首诗篇,都记载了无锡国专和北流荔枝的情缘。

  从范椁的《过宝圭驿》,到解缙的“荔枝子结虫窠绿”、杨恩寿的《北流日记》,再到荔枝树下的“写诗换鹅”和无锡国学专修校园,北流荔枝文明源源不绝,北流的文脉传承一向久久为“励”,志存高远。

关于我们

开云app体育端下载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开云app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官网下载 备案号:赣ICP备19013606号 网站地图